來源:財經網
為推動中國金融理財事業的繁榮發展,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中國)(FPSB China,以下簡稱標委會)從201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性的金融理財師大賽。今年,來自678家金融機構的29000余位參賽選手,報名參加了第四屆中國金融理財師大賽。
大賽初賽已于6月23日順利結束,在未來一個月內,從近3萬名理財師中選拔出來的500位精英將踏上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四座城市,展開最終對決。
理財師大賽迎來了歷史之最
報名參加理財師大賽的人數連年增長,最近三屆選手數量分別為17000人、22000千人和今年的29000千人;而參與的機構除了每屆大賽的固定席位——中行、工行、建行等大型銀行,今年更是多了許多農商行、城商行、第三方理財,甚至包括一些偏遠地區的村鎮銀行。
這種影響力在整個中國大陸,甚至包括港澳臺,都可算得上首屈一指。這來自于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業內專業人士的高度認可,使得理財師大賽的傳播速度成幾何級增長。中國金融理財師大賽不再局限于北上廣幾百名理財人員之間的切磋,它已成為全國金融業內數萬名理財師爭取榮耀的競技場。
CFP
系列培訓也經歷過黎明前的黑暗
實際上,理財師大賽的迅速發展和中國財富市場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標委會和北京澳门新甫京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專注于理財市場,緊跟中國財富人士理財觀念的建立和更新。尤其近兩年來,投資者對理財的主動需求,激發了機構和從業人員去努力提升自我。
金融理財,是一項需要專業人士來打理的事業,對專業人士有一定的資質和門檻要求;而這個要求在中國有一個繞不過去的門檻——AFP和CFP證書培訓。它是標委會多年來所推出的國際證書,它在中國代表的是一個高度。在今天,這些持證人不但得到了幾乎所有金融機構的認可,在實操中也向很多客戶和家庭提供了切實的幫助。
當然,發展之路也不是一開始就這么順利的。像所有國際性證書一樣,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從排斥到接受的過程。投資者對“理財師”這個職業的認可,應該是從2006年開始,在那之前,很多人聽到理財師、私人理財,就把它等同于推銷產品、P2P、互聯網貸款,甚至傳銷......。而中國的多數家庭當時還完全沒有“財富累積”的意識,也沒有多少資產可以進行“理財”。
2006
年前后,中國家庭財富漸漸有了量上的累積,個人和家庭的理財需求迅速增長,并尋求質的變化。而AFP、CFP證書培訓工作也是順應了中國家庭財富的高速增長,并且反過頭來帶動了整個理財事業的發展,沒有人再妖魔化這個職業,對理財師的專業性需求也大幅增加。
“
希望給客戶一個認識我們的機會”
當一個行業的從業者達到一定規模,就需要一個平臺,將同道中人聚集起來,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鼓勵,任何一項事業想要茁壯發展都必須經歷這一步驟。而這就是中國理財師大賽舉辦的初衷:共同推動中國理財事業的發展。
中國理財師大賽想要展現給中國所有的家庭,讓他們看到金融理財是一項事業。在這個舞臺上,展示內部的這些優秀人才,讓他們發出聲音,讓大家更加關注中國的金融理財行業。這對于中國的每一個家庭,不僅僅是高凈值家庭,都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伴隨了四屆金融理財師大賽的組會委主任宋健老師自豪地說:“我們在理財這個領域做出來的每一點貢獻,實際上也是對中國大多數個人和家庭的一點幫助,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業,我們很開心能看到這些點點滴滴的努力不斷推動中國理財事業發展到了今天。”
我們的大賽向所有理財師敞開大門
中國金融理財大賽的定位始終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作為一個交流平臺,它不設任何學歷和資歷的門檻限制;在這個平臺上面,所有有志于從事金融理財行業的專業人士都能夠進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動。
當然,具有AFP和CFP資格的持證人,因為他們是經過嚴格的系統訓練的專業人士,在大賽中肯定會更有優勢。但那些沒有參加過這種訓練的選手,仍然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來感受到金融理財行業的魅力。
理財師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
中國金融理財師大賽和普通的答題考試并不相同,在初賽它要求選手在90分鐘內完成110道題目,考核知識范圍包括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稅務規劃、收益率計算甚至還有時政新聞。到了決賽,選手們需要在4個小時內完成一份完整的家庭財務規劃,并制作報告,然后在第二天向評審團講解報告并接受提問。
即使對于業內專家,也坦言這一套考核流程“要求是非常高的”,但這代表著大賽組委會對選手的期許:金融理財行業的專業人士,理應具備兩種素質,第一種是職業操守,它是對客戶負責的素質和道德底線。這種底線可以使得理財師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更加嚴謹、勤勉。
另一種重要素質就是專業知識。我們知道金融理財行業是一個知識更新迭代非常迅速的地方,所以理財師應當與時俱進,將學習看成是生活和職業的一部分,并且要不斷地保持這樣一種學習的能力。
理財師大賽也是想借此平臺呼吁所有的理財師,不僅是AFP、CFP的持證人,應隨時關注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標委會和北京澳门新甫京有限公司,也會努力在這方面提供更多的職業教育課程,以此來幫助所有對自己有要求的專業和非專業人士,并取得共同的進步。